沁园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深圳大学文学院马家楠教授的点评

3 posters

向下

深圳大学文学院马家楠教授的点评 Empty 深圳大学文学院马家楠教授的点评

帖子  Admin 周日 八月 01, 2010 9:34 pm

请看附件。
附件
深圳大学文学院马家楠教授的点评 Attachment
sdq.doc 您无权下载这里的附件。(52 Kb) 下载15次


由Admin于周一 八月 02, 2010 9:44 am进行了最后一次编辑,总共编辑了1次

Admin
Admin

帖子数 : 84
注册日期 : 10-07-07

http://qinyuan.chinarenluntan.net

返回页首 向下

深圳大学文学院马家楠教授的点评 Empty 回复: 深圳大学文学院马家楠教授的点评

帖子  三味 周一 八月 02, 2010 1:51 am

请看附件:

水调歌头 端午读屈原诗感怀

野客伫江石,霞晚落匆匆。
金鱼(注)摆尾翻浪,古庙守孤鸿。
瞬目桑田已见,谁奈沧浪(注)依旧,苦叹世蒙蒙。
回荡怀沙语,何以慰平公?

洁沾秽,方圆异,岂相同。
山河染恙,万里夕照恋春宫。
莫道饮兰餐菊,应学忠蝉(注)不食,七尺立高穹。
若为求真善,溘死亦英雄。
老师点评:1,“金鱼”云云,其说何所据?须标明出处。2,“瞬目”不成词,可改为“转瞬”。3,“桑田”既然“已见”,“沧浪”则不可能“依旧”。逻辑上自相矛盾,必致语意捍格。4,“世蒙蒙”所指不明朗。“方圆异”之后加“岂相同”三字,纯属多余。7,“夕照恋春宫”茫然不知所谓。8,“蝉”前一“忠”字不妥。9,“应学……不食”,其义殊不可解。10,屈子沉湘,决非仅仅“为求真善”。11,题称读屈原诗感怀,重点应在“诗”与“读”,然词作与二者无涉,终至意思游离,感情浮泛。


水调歌头 南澳街观深圳龙舟赛有感

南澳街前港,端午静无涛。
游人沿岸云集,风日动旌旄。
一列龙舟争逐,鼓乐喧天相促,万众竞雷咆。
拔取头筹者,都赞水平高。
无人说,千秋事,百代豪。
民艰国难、抒尽悲愤铸《离骚》。
滚滚江流东去,忽忽岁时如许,魂魄可忧劳?
临海长怀古,总要恨馋蛟!(注)
老师评分:94分
评语:上片写“观”,地点、时间、人物、事件,历历皆备,下片写“感”,条理分明,章法可取。
全词文从字顺,剪裁得当,是一篇较好的作品。然略嫌不足有二:
1,抒情部份气氛低沉,与前“云集”、“争逐”、“相促”、“万众”等不相协调。
2,个别字仍需推敲,如“魂魄可忧劳”其意甚不明朗。


水调歌头 端午寄怀

柳梢烁旌锦,弦管趟清风。
洪波争渡,压岸万众趱腾龙。
独酌榕荫薄酒,白羽荷塘弄秀,酣处望苍穹。
舒卷云霓外,骚意亦朦胧。

趁热闹,省尘嚣,动愚衷。
无限风光炫目,形相喻樊笼。
急了萦萦怎了?要好空空方好!夕照掠飞鸿。
人去停箫鼓,酒醒听梵钟。
老师点评:读此词,茫然不知其意。非唯“独酌薄酒”与前“烁旌锦”、“弦管”、“洪波争渡”、“压岸万众趱腾龙”等语所营造的气氛截然相反;“无限风光炫目”,又何以“形相似樊笼”?且“端午”而“寄怀”,与“了”、与“空”、与“梵钟”何涉?所谓“触景生情”,或云“境由心造”,其情与景,境与心,莫不关连,相互发生,今情与景各不相干,词作之意义因亦晦涩难明矣。



水调歌头 端午兼题屈原祠

古庙追清烈,数徙历沧桑。
江边独自惆怅,冷眼看兴亡。
秦楚冤仇了结,世事浮云变幻,骚客莫吟殇。
毁誉丹青谱,褒贬一炉香。

舟棹发,菖蒲挂,又端阳。
此情依旧,临水酹酒祭忠良。
正气千秋敬仰,道义人心所向,求索路漫长。
唤得东风起,啼血亦何妨?
老师点评为:词意清楚,语句顺畅,显示作者熟悉旧体诗词写作,有相当文字基本功。唯立意略嫌欠妥。盖以“风”为代表的《诗经》与以“骚”为代表的《楚辞》,并称中国文学史(诗歌史)之高峰,无论“兴亡”、无论“世事浮云变幻”,对于风骚的“誉”和“褒”是压倒性的不争事实,“毁”和“贬”,可与之相持并论乎?“正气千秋敬仰”是矣!未句“啼血”指的是杜鹃,用于“端午”、用于“屈原祠”似有失当。题中“兼”字多余,宜删。


水调歌头 庚寅端午

南岸闻箫鼓,端午又东风。
彩旗掠过人海,何处亦英雄。
欲问莲娃钓叟,已是雷鸣劈浪,万桨划长空。
船尾离骚语,求索性相同。

爱乡土,东洲水,育真功。
十年磨剑,百年重教乐融融。
棹上文章韬略,舫外红楼书梦,勤力笔如锋。
蒲酒寻知己,墨染鲘江翁。
老师点评:上片写龙舟竞渡,叠用“箫鼓”、“彩旗”、“人海”、“雷鸣”、“劈浪”、“万桨”等词,绘声绘色,颇见气氛。更谓竞渡之精神与屈子“上下求索”之义相同,甚妙。然下片所谓“育真功”、“磨剑”、“重教”、“文章韬略”、“红楼书梦”、“笔如锋”、“黑染”之类均不知何所指,更不知与“端午”有何关系。作品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必须转化为作品在实际上已经表达出来的意思。否则读者无可理解。



水调歌头 庚寅端午感怀

湘楚百花舞,四水浪清晨。
朝龙庵下书声,路漫泣离魂。
谈笑无关风月,菖莆青青倒插,香棕忆纷纷。
沧水濯吾足,壮志亦凌云。

百千事,细思量,恨贫绅。
数行浊泪,回荡渔父九歌痕。
呵壁国殇忧乐,香草尤生三户,归去影昏昏。
醉卧听喧鼓,功过在乾坤。
老师点评:1,“路漫漫其修远”不可缩为“路漫”。2,“沧浪之水清”不可缩为“沧水”。3,“贫绅”不成词,亦不知所云。4,“渔父九歌痕”,篇名须加书名号。5,“呵壁国殇忧乐”,意殊混乱。6,“香草尤生三户‘,“三户”似指“楚三户”,而尤生实不可理解。7,全词含混其词,浮泛其义,读者唯能对之茫然。


水调歌头 庚寅端午节海丰游兼怀屈原

端午趁闲日,乘兴海丰游。
龙津水涨鱼跃,河畔柳丝柔。
正闹龙舟竞渡,鼓乐人声震耳,快桨逐飞舟。
千载此佳节,怀古总难休。

离骚赋,屈子志,永难求。
斯人远去,楚水难禁入污流。
但愿风光如画,更盼清流如镜,心底意悠悠。
把酒归家晚,醒醉在心头。
老师点评:上片写景颇佳。“千载此佳节,怀古总难休”,由眼前推开,扩大情感境界,启人遐思。“快桨逐飞舟”一语,因前已有竞字,逐字则显多余;桨与舟有重叠之嫌。其句可改为“浪里看飞舟”。下片之“离骚赋、屈子志、永难求”,其言差矣。屈原作品历来备受重视,出版物甚多;屈原精神,已为社会所共识,万众仰目,何言难求?且“永难求”耶?!“楚水难禁入污流”之言亦不可理解。作者游海丰,海丰在广东,“楚水”云云固非眼前实景,而概念中的“楚水”又何以“入污流”,且“难禁”耶?“污流”指品质低下的人群乎?抑或指环境污染乎?今环保成风,何谓难禁入污流哉?!


水调歌头 庚寅端午观龙舟赛感怀

风拂柳杨岸,好雨适端阳。
龙津滩上人涌,两岸彩旗扬。
争看龙舟如箭,剑棹中流击水,桡手气昂昂。
桨影鼓声紧,夺锦喜如狂。

庆华夏,如尧舜,国家强。
高瞻远瞩,胸有天地道康庄。
千载“离骚”存记,百代龙舟传续,风范永留芳。
今日神思远,高唱“九歌”章。
老师点评:此词颇佳。上片写景生动,桨影鼓声紧一语尤妙。唯“剑棹”义甚晦,“桡手‘亦不明了。下片意思平泛,毫无创见。然尚属端午惯常套语并未离题。“千载‘离骚’存记”,其“存记”不成词,意不确切。“高唱‘九歌’章”,即“高唱《九歌》”,章字为凑韵而强设,不但未增加内容,反觉累赘。又“今日神思远”,思字作动词,则为平声;作名词,则为仄声,此处显为名词,作仄声无疑,是与词律未合。


水调歌头 庚寅端午——端阳情歌

昨夜一场雨,天水满河塘。
水乡泽国,番郡儿女闹端阳。
蓄势龙舟待发,上列风华才俊,中有我阿郎。
挥手递消息,对我桨高扬。

约明晚、开青眼、照红妆。
今天赛事,须看淡利誉名堂。
能得同舟共济,才是真情实义,何必苦争强。
更记莲池会,牵手看鸳鸯。
老师评分:93分
老师点评:“端阳”而“情歌”,不循常式,别开生面,清新可喜。“挥手递消息”等语,生动传神。唯下片“须看淡利誉名堂”、“何必苦争强‘等语颇迂腐空泛,与年轻男女在蓄势龙舟待发时争强好胜的心情不吻合。其时作为此词所模拟口气的那位女儿必然期许“我阿郎”力拔头筹,而必以其胜利自傲。如曰“何必苦争强”,则竞龙舟为虚设矣。又,题中“端午”与“端阳”为同一概念,何必叠床架屋?删去前四字及破折号,径作“端阳情歌”可矣。“番郡”义不明确。“利誉名堂”不成词。


水调歌头 庚寅端午回乡触旧感怀
南亩稻香远,蝉子噪晴空。
狗儿已是相识,摆尾逐顽童。
十里芙蓉翻浪,千万笙歌竞渡,墟落似春宫。
对弈东轩上,旧故絮淳风。

道非道,德失德,痛途穷。
孩时忆迹,谁奈星转换苍穹。
食蠹《怀沙》百遍,慨叹灵均一念,九死谏昏慵。
辗转三更夜,舟子唤艄公。

老师点评:题中“触旧”一词生造。“狗儿已是相识,摆尾逐顽童”,这句话表达出来的意思是:“狗儿”与“回乡”的作者虽然乍见,而己是“相识”,故摆尾追逐而来,则顽童就是“回乡”者,亦即词作者。但是,据常理推想,作者不可能自视为顽童。“旧故絮淳风”一语欠妥。“絮”,揣摸词意,似是“絮絮而谈”的紧缩。“絮”字诚然可作动词用,如“絮冬衣”,是为冬衣添装棉絮。故旧絮絮地谈论淳朴民风,不可以“絮淳风”表述之。末句“舟子唤艄公”。注曰:“舟子—船夫”。如增加一注语,则曰:“艄公—船夫”。如此,“船夫唤船夫”,是何言哉?


水调歌头 庚寅端午观潮来去感题


洪气动天际,滉瀁早潮生。
长风横自三岭,汗漫驭千鲸。
水激秦桥汉柱,雾锁扶桑蓬屿,万里博鲲鹏。
其势可谁拟?慷慨向青溟。

风雷住,云霾去,见澄明。
层澜回洑,峰峦迢递露峥嵘。
我且观洋吟叹,天道无穷舒卷,进退自趋承。
但此酬佳节,载酒棹歌行。
老师评分:95分
老师点评为:词题作“端午观潮”可矣,来去多余。
此词写“观潮”,气势颇雄。“汗漫驭千鲸”等语,遣词老到,造境恢宏,颇与离骚用笔有少许类似之处,诚可嘉也。唯所“感”者过于单薄,是为缺憾。又进退自趋承一语,意不明朗,难知其旨。倘若作者能重写此词,上片保留,下片基本删却,着力增加由观潮而发的“感”,则此词可成全部十一首《水调歌头》之魁首。今以上片所表现的功力视之,亦完全可拔头筹。

三味

帖子数 : 103
注册日期 : 10-07-26

http://blog.zol.com.cn/gdlhy

返回页首 向下

深圳大学文学院马家楠教授的点评 Empty 对马教授评点的不同看法

帖子  三味 周四 八月 05, 2010 3:49 pm

水调歌头 庚寅端午——端阳情歌

昨夜一场雨,天水满河塘。
水乡泽国,番郡儿女闹端阳。
蓄势龙舟待发,上列风华才俊,中有我阿郎。
挥手递消息,对我桨高扬。

约明晚、开青眼、照红妆。
今天赛事,须看淡利誉名堂。
能得同舟共济,才是真情实义,何必苦争强。
更记莲池会,牵手看鸳鸯。
老师评分:93分
老师点评:“端阳”而“情歌”,不循常式,别开生面,清新可喜。“挥手递消息”等语,生动传神。唯下片“须看淡利誉名堂”、“何必苦争强‘等语颇迂腐空泛,与年轻男女在蓄势龙舟待发时争强好胜的心情不吻合。其时作为此词所模拟口气的那位女儿必然期许“我阿郎”力拔头筹,而必以其胜利自傲。如曰“何必苦争强”,则竞龙舟为虚设矣。又,题中“端午”与“端阳”为同一概念,何必叠床架屋?删去前四字及破折号,径作“端阳情歌”可矣。“番郡”义不明确。“利誉名堂”不成词。

我不认同马教授“唯下片“须看淡利誉名堂”、“何必苦争强‘等语颇迂腐空泛,与年轻男女在蓄势龙舟待发时争强好胜的心情不吻合。其时作为此词所模拟口气的那位女儿必然期许“我阿郎”力拔头筹,而必以其胜利自傲。如曰“何必苦争强”,则竞龙舟为虚设矣。”的看法,老师可能不了解红妆少女的情怀。作者已对红妆少女对“情”字的心态流露作了表述,说:能得同舟共济,牵手看鸳鸯,才是真情实义。才不管“谁力拔头筹,以其胜利自傲。”。才曰“何必苦争强”、 而须“更记莲池会”。竞龙舟的设置不是虚设,是为了更加突出标题——“情“。

三味

帖子数 : 103
注册日期 : 10-07-26

http://blog.zol.com.cn/gdlhy

返回页首 向下

深圳大学文学院马家楠教授的点评 Empty 回复: 深圳大学文学院马家楠教授的点评

帖子  史公 周六 八月 07, 2010 12:53 pm

三味之说有一定道理。

史公

帖子数 : 394
注册日期 : 10-07-11

返回页首 向下

返回页首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