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试回应史公对泰斗四诗五病的解释

向下

试回应史公对泰斗四诗五病的解释 Empty 回复: 试回应史公对泰斗四诗五病的解释

帖子  史公 周六 六月 30, 2012 3:28 am

这里专门说说“平仄借音”的问题。一,石少就“丧”字我所引两首诗请教中山大学张海鸥教授在该诗中应该读平音还是仄音,张教授回答很简单:两个“丧”字都应读去声仄音。本来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只要懂得诗中那个“丧”字的字义和略懂诗词格律就能判定这个问题。张教授所说的我未曾听到,也未见之文字,不知他完整的意思是怎么表达的?这个问题完整的说法还是应该如我前文的意思:诗中所引两个“丧”字是个多音字,有平仄两读,诗中字义应该读仄音,但因用在这个字的平音韵的韵脚中,根据诗律规则,应该平读(道理很简单,在一首诗中同一平音韵断不可能其中一个韵脚突然单独夹一个仄声,同样道理,如果诗中平音韵可以单独夹仄,就不用讨论周老的诗了)。至于这种现象到底是诗人不懂这个字的字义或者是石少君所说的诗人以其乡音入诗致误,还是诗词中允许的、特有的读法?这才是我们要讨论的问题。二,石少君要我提供这种情况肯定的专著依据,说老实话,真没有。我只是年轻时读诗碰到这个问题,问了一些老师和学究,有此一说,我自己也做了点考证,同意此说而已。不过,我相信石少君也找不出否定的专著,你所引的所谓代表性的意见,一看就知道是网络口水。三,你说杜甫、白居易、苏轼等都写过“平仄互借”的句子。为什么会这样呢?是诗人按自己的家乡方言入律。这个我断不相信,对于把诗律当作生命的这些伟大诗人来说,他们十岁左右就已经把平水韵背得滚瓜烂熟了,还会因乡音犯出律的错?我都不会了,他们会吗?四,为什么对这种现象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我倒认为,这可能在古代这种情况从诗的语言需要和语言环境大家认为正常,他们认为正常的,我们反倒认为不正常,当然认为他不正常也不是没有道理。前几年我在实验小学听老师教读“不教胡马度阴山”时“教”字读第四声(仄音),我以诗律为由建议她读第一声(平音),她表示同意,但后来语文教研组不同意,他们的理由是“教”字在诗里的意义是动词,作“叫、让”解,动词作此解释时应读第四声,且课本注音也是第四声,至于诗律他们不管。我想,这个字在古代不用注明大家也会读平音(如果张教授坚持我所引的诗中即使在平音韵脚中也要读仄音大概也是这个道理吧?)五,从以下各朝代诗人对多音字使用或许使我们对这个问题有个倾向性认识吧?请仔细赏读以下诸诗:

宋 秦观
《观宝林塔张灯次胡瑗韵》 - 诗词正文
飞来峰上塔,然蜜奉慈观
互照三山冢,分辉七宝栏。
势擎金界迥,影蘸玉奁寒。
次第边烽举,高低祭烛攒。
虹旌排阵堞,火伞御灵官。
魏乘珠千颗,隋帆锦万端。
华敷连藏海,光集匝宫坛。
冏冏连青昊,荧荧逼翠峦。
月卿秋抒思,星将夜濡翰。
继听钧天奏,尤知属和难。
(以上“奉慈观”是观名,观字字义为仄音,此处读平音)

雨过 其一(元末明初·王冕)
  五言律诗(押元韵)
雨过山光润,烟浮野色昏。清泉流近砌,黄叶拥衡门。
世事凭谁?高情只自存。忽思浣花老,又欲向东屯。
(以上“论”字字义为平音,此处读仄音)

杂感(宋·陆游)五律(押鱼韵)
买马当可乘,筑舍当可居;快马多覆败,杰屋鬼所狙。
徒行与露坐,安稳无后虞。所以古达人,秋风忆莼鲈。
(以上“乘”字字义为平音,此处读仄音)
冬日出游十韵(宋·陆游)
  五言排律 (押蒸韵)
吴会寒常薄,冬深略未冰。荒郊观雉斗,大泽见鱼腾。
钓艇频容借,篮舆渐可乘。有时穿密筱,随处倚枯藤。
、、、。
(以上上“乘”字则正读平音)

同尧民游灵源庙廖献臣置酒用马陵二字赋诗二首 其一(宋·黄庭坚)
  (押蒸韵)
洪河壮观游,太府佳友朋。春色挽我出,东风如引绳。
昏昏版筑气,王事始繁兴。大堤如连山,小堤如冈陵。
增卑更培薄,万杵何登登。忆昨河失道,平原鱼可罾。
田莱人未复,疮大国方惩。忽念耒耜闲,为民保丘塍。
百县伐鼛出,夜半废曲肱。吾侪愧禄廪,游衍事鞍乘
晁子汉公孙,新去司马丞。出干大农部,才术见嗟称。
.....。
(以上“乘”字字义为仄音,此处读平)

山厨夜作(当代·潮汕诗人陈振家)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山家济济尽才能,一子牵头百子应。痴腹有声催下榻,馋虫忽动夜烧灯。
糯舂妙物椰丝粿,籼捣殊香鸡屎藤。闹罢清宵各归寝,梦中似欲笑千乘
(以上诗中“乘”字字义为仄,此处读平)

因览状元节推和诗再和一首(宋·元绛)
  五言排律 (押蒸韵)
缇龠惊年杪,铃齐戒夙兴。连空集霙霰,撇席命宾朋。
菌阁盘虚出,箯舆选胜登。山川方晻蔼,缟素竞飞腾。
密著珠帘重,低沈粉水澄。迷藏秦洞穴,刻镂禹沟塍。
蓬岛三番扑,瑶峰四彻绳。风传天外簌,湖写鉴中冰。
银色三千界,琳台十二层。折梅思陆凯,咏絮对王凝。
妒舞轻飘燕,临书细字蝇。光凌射的鹤,气压沃州鹰。
棹月溪翁共,歌兰楚客能。琼辀走油壁,练马顿钩膺。
泽渗阳膏动,和薰气烛蒸。冬权时已正,尺瑞岁将应。
鄙也同民乐,油然弗自胜。平时陪法从,长忆奉昭陵。
拂旦开金殿,鸣鞘下玉乘。六花朝服满,万岁寿觞称。
、、、。
(以上“乘”字字义为仄音,此处借平)

蜂(唐·罗隐)
  七言绝句 (押盐韵)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以上“占”字字义为仄音,此处读平)

出关(近现代·李景复)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驻马辞关吏,栖栖问何之。长途纷雨雪,寒水照旌旗。
沙碛连江岸,人烟杂岛夷。不堪闻鼓角,竟夕起乡思
(以上“乡思”之“思”字字义为仄音,此处读平)
寓津寄曹君燮臣(近现代·张秉衡)
  七言律诗 
画阁层楼到处迷,乍来津埠混东西。胸中块垒生乡思,国际风潮起战时。
犬吠蛙鸣频会议,英文法语几学期。书生惆怅终何补,退敌无方枉赋诗。
(此诗“乡思”之“思”则正读仄音)

月夜(明·吴鼎芳)
  五言绝句 (押支韵)
昨夜因看月,清光动旅思。今宵宜早睡,莫待月明时。
(上诗“思”字字义为仄,此处读平)

丁卯除日(近现代·黄洪冕)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蓉城一岁竟三迁,到处栖迟佛有缘。居近空林开别舍,经传两地累终年。
迎春夜听沿街鼓,压岁儿分润笔钱。小住家园刚十日,诗思多在锦江边。
(上诗“思”字字义为仄音,此处读平音)

镜屏诗二首 其一(宋·李廌)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凝澄不动水渊盘,风拂泉生或细澜。月影透帘朝日薄,龙辉绕匣夜光寒。
玄冥借魄知神物,男子无闻已弱冠。照我精诚至麟阁,缓随弓剑上仙坛。
(诗中“弱冠”字义为仄音,此处读平音)

寒江吟(唐·孟郊)
  押蒸韵
冬至日光白,始知阴气凝。寒江波浪冻,千里无平冰。
飞鸟绝高羽,行人皆晏兴。荻洲素浩渺,埼岸澌碐磳。
烟舟忽自阻,风帆不相乘。何况异形体,信任为股肱。
涉江莫涉凌,得意须得朋。结交非贤良,谁免生爱憎。
冻水有再浪,失飞有载腾。一言纵丑词,万响无善应
取鉴谅不远,江水千万层。何当春风吹,利涉吾道弘。
(上诗“善应”之“应”字字义为仄音,此处读平)

次韵端楞伽与生首座(宋·释正觉)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缚茨枯坐九江东,镜像虚融方寸中。舜若多身禅夜看,母陀罗臂用时通。
缘生谁兆有非有,寂照自知空不空。道契观音斯善应,萧萧竹雨杂松风。
(上诗“善应”之“应”字则正读仄音)

山居杂诗九十首(宋·曹勋)
  (押支韵)
松隐静无事,松竹惟参差。避热卧其间,绿荫回凉吹
水云不相远,起坐常自怡。此心益浩然,西风生桂枝。
(上诗“凉吹”的“吹”字义为仄音,此处读平)

山居杂诗九十首(宋·曹勋)
  (押支韵)
北风忽卷热,山顶云已驰。日影未容敛,雨脚俄骤垂。
一向得凉吹,四山横修眉。暄寒本两陆,莫能测密移
(出之同一诗人,上诗“凉吹”的“吹”则正读仄音)

要举的话还可以举很多,大概不该怀疑这么多诗人都因乡音而失律吧?

史公

帖子数 : 394
注册日期 : 10-07-11

返回页首 向下

试回应史公对泰斗四诗五病的解释 Empty 回复: 试回应史公对泰斗四诗五病的解释

帖子  史公 周日 七月 01, 2012 12:30 am

感谢伍教授发来短文,毕竟是音韵专家,所言十分中肯。也感谢六两君转来文章,文中也举了许多“借音”的例子,也作了精辟的分析。上述两位老师的说法与我上文所写的基本一致。再回答一下石少君的问题:一,以什么理由认为泰斗的“丧”字是“借读”?伍教授已作了回答。二,这种‘借音’的情况我前后已列举了许多,六两君转文中又列举许多,我所举的都与“丧”字形式一样,都是字义应该平读(或仄读),而在诗中借以仄读(或平读)。说实话,如需要,我还可以举出很多来,证明这种情况是多见的。三,我的见解是:今体诗因有严格格律要求,根据其自身语言环境和格律要求,多音字在诗中的读音从属于格律需要,这也算是今体诗语言环境的特殊要求。就象我所举的“不教胡马度阴山”,虽然这个“教”字字义是“叫、让”的意思,尽管字典注“教”字这个字义的读音是第四声(仄音),但在诗中仍读第一声(平音),以符合格律需要。也象伍教授所说的“丧”字,虽然字义是仄音,但因用在平音韵脚中,就应读为平音。四,王力老先生在《诗词格律概要》第三章第三节引用李商隐“一弦一柱思华年”对诗中“思”字有以下注释:“‘思’字有平仄两读,这里的‘思’字可以认为义从平声,字读去声。”这大体上可以作为“借读”的权威说法。其实我从头到尾说的都是这个意思,只是我不够权威罢了。
请向伍教授转达对其答文的赞赏和谢意!

史公

帖子数 : 394
注册日期 : 10-07-11

返回页首 向下

试回应史公对泰斗四诗五病的解释 Empty 回复: 试回应史公对泰斗四诗五病的解释

帖子  史公 周日 七月 01, 2012 11:25 am

伍教授短文已经说得非常非常清楚,1,“息郎切”,平声 sāng,后来一般指丧事;2.“ 苏浪切”,去声 sàng,后来专指“失去”。所举诗中“丧”字字义均属2,“失去”之意,义为仄声,但因在平音韵脚中,故应读平声。还不够清楚吗?建议你看明白了再问,免得教授以为你不认真阅读。此外,你总说这个问题无权威依据,为什么不评价一下王力“义从平声,字读去声”的说法?

此外,对我所列举的多音字例句,可把列举诗的原文包括我括号所注的内容一概发给伍教授,请他指点一下,因匆忙所写,或难免个别有错,错则当改。


由史公于周日 七月 01, 2012 11:40 am进行了最后一次编辑,总共编辑了1次

史公

帖子数 : 394
注册日期 : 10-07-11

返回页首 向下

试回应史公对泰斗四诗五病的解释 Empty 回复: 试回应史公对泰斗四诗五病的解释

帖子  史公 周日 七月 01, 2012 11:51 am

请细看伍教授第一句。

王力先生的著作我觉得我已买齐,到这一刻止仍未找到“义从平声,字读去声”的论述,正在继续找之中,找到后会学习研究看是否就是“借读”。史公如清楚这一论述在哪本书哪一页请告知,谢谢![/quote]

看第一句,难道要删掉以下各句?请你细看全部内容。王力此说法见修订第3版23页注2。

史公

帖子数 : 394
注册日期 : 10-07-11

返回页首 向下

试回应史公对泰斗四诗五病的解释 Empty 回复: 试回应史公对泰斗四诗五病的解释

帖子  史公 周日 七月 01, 2012 11:27 pm

上一句与下一句有关联,不谈上一句而谈下一句属断章取义。

假设有这么一七律的尾联:孤舟远影东江泊,野老银锄肩上荷。

注:请不要理会诗的意境好坏,只考虑“荷”字能否“借读”。请史公赐教。[/quote]


这个例子跟上列例子是一样的,上述的字行它就行。且清诗也有此字借音的,请看清乾隆时举人、秀水派代表人物汪仲鈖的诗:

湘客见访留饮有作
  (押歌韵)


岿然苕上翁,齿豁发且皤。晚境天所阢,迍邅理云那。

辟纑室无人,孤绝成头陀。无棠复谁念,叩盆不能歌。

食子久已亡,一恸如西河。收子仅髫龀,析薪斯负荷

莓莓东郊田,莨莠侵其禾。无以具饘粥,谋生策如何。

余也厌嚣尘,城隈辟行窝。手把种树书,自比郭橐驼。

消寒有成约,翁今刺船过。旧游复旧游,亭馆聊婆娑。

人生信如寄,日月东逝波。非金亦非石,焉能保不磨。

万事姑置之,勉尽金叵罗。心为忧患撄,所失良已多。

我言翁曰然,渥赭颜徐酡。绳床澹无梦,西风撼庭柯

诗中负荷之荷字义应读仄,此处借读平音,按王力老先生的说法就叫义从仄声,字读平声。

史公

帖子数 : 394
注册日期 : 10-07-11

返回页首 向下

返回页首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