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请教

5 posters

向下

请教 Empty 回复: 请教

帖子  巩书 周六 五月 19, 2012 12:52 pm

回石少公,施蛰存《唐诗百话》“常建”那篇有如下句:第一联不必对,作者却做了对句;第二联必须对,作者却不对。这种形式,称为移柱对,又名偷春对,是律诗的变格,一般都出现在五言律诗中,七言律诗中如此者极少见。
巩书
巩书

帖子数 : 288
注册日期 : 11-06-22

返回页首 向下

请教 Empty 回复: 请教

帖子  巩书 周六 五月 19, 2012 4:13 pm

“七律或有首联对仗而颔联不对仗者,是谓“偷春体”。而颈联不对仗者则断乎不可。”
不影响理解,因是小圈子里的交流,估计马老先生也没有可虑到表意是否得体,这点跳过可以。
巩书
巩书

帖子数 : 288
注册日期 : 11-06-22

返回页首 向下

请教 Empty 回复: 请教

帖子  史公 周日 五月 20, 2012 2:57 am

如此,我就认为马老的观点可能武断了。[/quote]

马老师武断吗?今晚喝醉了,醉了也要告诉石少先生,据我以前读的大部分格律书常识,只知所谓偷春体,即是将颔联移到首联,颈联应对;所谓蜂腰体,即是首、颔不对,颈联对。两体均是颈联必对。请多读些书再下马老师对错的结论。

史公

帖子数 : 394
注册日期 : 10-07-11

返回页首 向下

请教 Empty 回复: 请教

帖子  巩书 周日 五月 20, 2012 10:33 am

1 还以为石少公是说马老先生没有把五律说进去呢?原来不是。
2 晚辈印象中,半古半律、律诗其第三联都是对仗的。王力的《汉语诗律学》中写道:“律诗的对仗可以少到只用于一联,多到四联都用。如果只用于一联,就是用于颈联。”也就是说,一般的律诗,无论对仗的处理方式是怎样,颈联的对仗是存在的。
3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高步瀛的《唐宋诗举要》选入五言律诗条。张中行的《诗词读写丛谈》也说是全不对仗的五律。但学下乾嘉学派提出,“正例不十不立,反例不十不破”。似乎“孤掌难鸣”还不能拿来当通行证使用,只是特例而已。
以上鄙见,望诸公顾误赐教。谢谢!!
巩书
巩书

帖子数 : 288
注册日期 : 11-06-22

返回页首 向下

请教 Empty 回复: 请教

帖子  史公 周日 五月 20, 2012 11:56 am

巩书君说得对。

至于石少君说的施蛰存先生的说法,应如何理解?先生在举孟浩然诗《与诸子登蚬山》、《洞庭湖寄阎九》、《都下送辛大之鄂》、《洛下送奚三还扬州》时说过这几首诗有的颔联不对、有的颈联不对,都不太符合中间两联对仗的格律,原因“是初,盛唐五言律诗的格式,是从五言古诗发展到五言律诗的道路上留下来的轨迹。平仄、音节已经固定了律诗的规格,对偶的规格还没有固定,因而还可以有全不对或一联不对的形式”。而先生在上述四首中独举“《与诸子登蚬山》是第一联对而第二联不对的例子。这种对法,宋代人称为“移柱”。一联好比一条柱子,第一、二联移换了柱子,以致第一联反而是对句,第二联反而不作对句”。对移柱体定义是不含糊的。先生在举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时又指出该诗“第一联不必对,作者却做了对句;第二联必须对,作者却不对。这种形式,称为移柱对,又名偷春对,是律诗的变格,一般都出现在五言律诗中,七言律诗中如此者极少见。”可见施老先生对偷春体的论述是十分明确的。

史公

帖子数 : 394
注册日期 : 10-07-11

返回页首 向下

请教 Empty 回复: 请教

帖子  史公 周日 五月 20, 2012 4:04 pm

石少 写道:史公看的书少了几句话:

“第一首是颔联不对的例子。第二首是颈联不对的例子。第三首是中二联全不对的例子。《与诸子登蚬山》是第一联对而第二联不对的例子。这种对法,宋代人称为"移柱"。一联好比一条柱子,第一、二联移换了柱子,以致第一联反而是对句,第二联反而不作对句。”----施蛰存

请看施蛰存先生语前三句。并留意史公未答复教科书所言。

真不知道是不愿认真看还是真看不懂!施先生说《洞庭湖寄阎九》、《都下送辛大之鄂》、《洛下送奚三还扬州》三首诗,“第一首是颔联不对的例子。第二首是颈联不对的例子。第三首是中二联全不对的例子(我未引原文,而是用“这几首诗有的颔联不对、有的颈联不对,都不太符合中间两联对仗的格律”,与施老说法是一致的)。关键的是下面施老的分析和总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施老认为“是初,盛唐五言律诗的格式,是从五言古诗发展到五言律诗的道路上留下来的轨迹。平仄、音节已经固定了律诗的规格,对偶的规格还没有固定,因而还可以有全不对或一联不对的形式”。而不是说这些统称为移柱格。只是在分析《与诸子登蚬山》时指出,其第一联对而第二联不对的例子。并明确指出这种对法,宋代人称为“移柱”。一联好比一条柱子,第一、二联移换了柱子,以致第一联反而是对句,第二联反而不作对句。由此可见,施先生对所谓移柱体(偷春体)的定义和描述是明确的。另外,施先生还对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进行分析并又指出该诗“第一联不必对,作者却做了对句;第二联必须对作者却不对。这种形式,称为移柱对,又名偷春对,是律诗的变格,一般都出现在五言律诗中,七言律诗中如此者极少见。”上述施先生的论述十分清楚、十分明确,只要认真读、认真体会,相信一定会看得懂啊!

至于你所说的教科书,我倒真寡读。有请石少示知是哪位大家之作?书名是什么?我定拜读!(如果是某网站自登的文章且被转载者,就不必告知了,这年头谁都在网上露一手,错字误打者又多,很难以为据。)

史公

帖子数 : 394
注册日期 : 10-07-11

返回页首 向下

请教 Empty 回复: 请教

帖子  巩书 周日 五月 20, 2012 5:41 pm

柱的前提是这根柱本身应是对仗。这样就符合律诗发展到后来必有两联的要求。孟的三首诗,用时髦的说法是“豆腐渣工程”或“瘦身钢筋”。只有一联对仗的柱子或没有对仗的柱子,最多说是半古半律,或是过渡形式,发展进化的痕迹等,但还是不能说是移柱对,偷春对,移柱体,偷春格等。若说移柱,那柱子呢?拿只有一联对仗的来说,那其他不对仗三联都能算是柱子了,那移柱意义何在。
巩书
巩书

帖子数 : 288
注册日期 : 11-06-22

返回页首 向下

请教 Empty 回复: 请教

帖子  巩书 周日 五月 20, 2012 5:45 pm

附:孟浩然的三首诗如下:
  洞庭湖寄阎九
  洞庭秋正阔,余欲泛归船。
莫辨荆吴地,唯馀水共天。
  渺弥江树没,合沓海湖连。
  迟尔为舟楫,相将济巨川。

都下送辛大之鄂
南国辛居士,言归旧竹林。
未逢调鼎用,徒有济川心。
  余亦忘机者,田园在汉阴。
  因君故乡去,遥寄式微吟。

洛下送奚三还扬州
  水国无边际,舟行共使风。
  羡君从此去,朝夕见乡中。
  余亦离家久,南归恨不同。
  音书若有问,江上会相逢。
巩书
巩书

帖子数 : 288
注册日期 : 11-06-22

返回页首 向下

请教 Empty 回复: 请教

帖子  史公 周日 五月 20, 2012 6:53 pm

巩书 写道:附:孟浩然的三首诗如下:
  洞庭湖寄阎九
  洞庭秋正阔,余欲泛归船。
莫辨荆吴地,唯馀水共天。
  渺弥江树没,合沓海湖连。
  迟尔为舟楫,相将济巨川。

都下送辛大之鄂
南国辛居士,言归旧竹林。
未逢调鼎用,徒有济川心。
  余亦忘机者,田园在汉阴。
  因君故乡去,遥寄式微吟。

洛下送奚三还扬州
  水国无边际,舟行共使风。
  羡君从此去,朝夕见乡中。
  余亦离家久,南归恨不同。
  音书若有问,江上会相逢。

如果按照石少的说法,上述三首都是移柱体了?施老先生可没这么说,千万别强加给他!石少还未明白过来,说到底是对移柱的概念还未明白。正如巩书君所说,上述三诗都只有一柱或压根没柱,那移到哪去了?难道说是把它移回家了不成?至于这些诗不合律的原因,施先生已说得很清楚了。只有象《与诸子登岘山》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这种首联对而颔联不对的形式才称为移柱体,施老先生论述也非常清楚了。细读原文,不要想当然,才能准确把握。

史公

帖子数 : 394
注册日期 : 10-07-11

返回页首 向下

请教 Empty 回复: 请教

帖子  巩书 周一 五月 21, 2012 10:48 pm

曾国藩的《十八家诗抄》中卷十七载李白的五律中,有人列举过某些:

颔联或颈联有一联不对仗(以颔联不对仗为主):15首
颔联和颈联都不对仗但音律符合五律标准:4首

估计可以拿来探讨 ……
巩书
巩书

帖子数 : 288
注册日期 : 11-06-22

返回页首 向下

请教 Empty 有点蹊跷

帖子  史公 周四 五月 24, 2012 4:09 pm

石少 写道:史公及巩书君说的是,此三诗的确没柱好移,是我看帖时没再看这三首原诗。移柱体不适合这三首诗。
但是,移柱的概念我记得也是看过施老的作品,柱一般為二根,移到哪都可以。我再查查后将其翻出来。
这里要说的是马老评的律诗在颈联处没对"斷不可"一說。现先引王力先生的教科书:<<诗词格律概要诗词格律十讲>>修订第3版第140页。"就对仗说,可以在颔联和颈联当中只用一个对仗,又可以共用三个对仗"即是说有的律诗就算只剩一个对仗,也可以不在于颈联,否定了马老的律诗颈联无对断不可之说。王老举了一例,是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媪家>>。而施老所举以上三诗事实也有两诗颈联不对仗。
王力老说律诗就算只剩一个对仗也可以不在颈联。显然有两个对仗的律诗也可以不在颈联。这点应不难理解。

对王力先生所说"就对仗说,可以在颔联和颈联当中只用一个对仗,又可以共用三个对仗"这句话觉得有点蹊跷,说来与大家讨论一下:

1,"就对仗说,可以在颔联和颈联当中只用一个对仗,又可以共用三个对仗"这句话不在《诗词格律概要》,也不在《诗词格律十讲》中,而是在”诗律余韵“这篇文章中,后增订收入《诗词格律概要诗词格律十讲》,但这句话与王力先生权威著作《诗词格律概要》的论述有矛盾。《诗词格律概要》第四章“对仗”中说:“对仗可以多到三联,即首联、颔联、颈联对仗。也可以少到一联,即颔联不用对仗,只在颈联用对仗。这种情况比较罕见。另有一种情况,即在首联、颈联都用对仗,而在颔联不用。”可见,王老所说只有一对时,只在颈联;首联有对时,颔联可以不对,颈联还须用对。这与石少君所引其诗律余韵中可以在颔联和颈联当中只用一个对仗之说有矛盾(在此处王老也未象石少所说引用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媪家>来论证,因为这首诗仅是个特例)。

2,王力先生在诗律余韵开头说他近读赵执信、王志祯、何世基、严羽、谢榛、王夫之等人诗话,写这篇余论是将他们的话加以叙述。但这些人基本上没有把颈联不对当作正常变格,即使有所举,也是作为特例,也是象施老先生说的是律未臻完善的特殊情形,而首联对颈联对颔联不对才是正常变格。因此,王力先生在余论中可以在颔联和颈联当中只用一个对仗这句话与他开头所说依据也是有矛盾的。

3,王力先生所举诗话和前人其它诗话及有关格律书,基本上把只有颈联一对定义为蜂腰格;把首联对颈联对颔联不对定义为移柱格(偷春格),并不包含颈联不对。这是十分明确的。一般理论认为,诗必护腰,而颈联乃腰之急所而必护之。以此看来,王力《诗词格律概要》所论才是正说。

上述可见,马教授对七律颈联断不可不对之说符合一般格律原则。

史公

帖子数 : 394
注册日期 : 10-07-11

返回页首 向下

请教 Empty 回复: 请教

帖子  石少 周四 五月 24, 2012 9:06 pm



回史公上帖
一,马教授“断不可”之“断”乃“绝对”“一定”之意。如:“断无消息石榴红”。又如:“他的话断不可信”。
我们要论的就是这“断”字。我们不能用“断不可”等同于“符合一般原则”来解释。因为,“一般原则”之后有“特殊原则”,这是常识。
二,对“就对仗说,可以在颔联和颈联当中只用一个对仗,又可以共用三个对仗”这句话觉得有点蹊跷,是可以的。不过如果是怀疑石少引错,可再按上帖提供的书名及页数复查即可;如果是怀疑王力老说错,那也无法推翻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媪家>>及施老所举例的两诗,这些诗均证明律诗的颈联可以没有对仗。虽然是极少、是特殊性,但毕竟存在!
三,如果说,王力老在其著作中,论点前后矛盾,应前者论点正确。这点我实在不敢插嘴只有在旁静静一个“听”字。一般而言,同一人真如果其论点前后有矛盾,相信后者的应正确些吧?不过,无论王力老是否原只将此观点放在“余韵”,后才写入“概要”。均改变不了他的观点----颈联是可以没对仗的。即“正说”与“余韵”一样重要,这有如100元钱中之10元硬币,无论你先数它还是后数它,它总存在。
总之,“断”就是绝对,如果解释“断”可代表“一般原则”,我认为有失偏颇。如果马教授用“几不可”,我认为就对头了。


石少

帖子数 : 520
注册日期 : 10-07-11

返回页首 向下

请教 Empty 回复: 请教

帖子  史公 周四 五月 24, 2012 11:15 pm

石少 写道:

回史公上帖
一,马教授“断不可”之“断”乃“绝对”“一定”之意。如:“断无消息石榴红”。又如:“他的话断不可信”。
我们要论的就是这“断”字。我们不能用“断不可”等同于“符合一般原则”来解释。因为,“一般原则”之后有“特殊原则”,这是常识。
二,对“就对仗说,可以在颔联和颈联当中只用一个对仗,又可以共用三个对仗”这句话觉得有点蹊跷,是可以的。不过如果是怀疑石少引错,可再按上帖提供的书名及页数复查即可;如果是怀疑王力老说错,那也无法推翻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媪家>>及施老所举例的两诗,这些诗均证明律诗的颈联可以没有对仗。虽然是极少、是特殊性,但毕竟存在!
三,如果说,王力老在其著作中,论点前后矛盾,应前者论点正确。这点我实在不敢插嘴只有在旁静静一个“听”字。一般而言,同一人真如果其论点前后有矛盾,相信后者的应正确些吧?不过,无论王力老是否原只将此观点放在“余韵”,后才写入“概要”。均改变不了他的观点----颈联是可以没对仗的。即“正说”与“余韵”一样重要,这有如100元钱中之10元硬币,无论你先数它还是后数它,它总存在。
总之,“断”就是绝对,如果解释“断”可代表“一般原则”,我认为有失偏颇。如果马教授用“几不可”,我认为就对头了。


如果你认为马教授说“几不可”没问题,那“断不可”就问题不大

史公

帖子数 : 394
注册日期 : 10-07-11

返回页首 向下

请教 Empty 回复: 请教

帖子  一加 周四 五月 24, 2012 11:42 pm

“几”有达到之意,与"断”差不多。

一加

帖子数 : 7
注册日期 : 11-10-11

返回页首 向下

请教 Empty 回复: 请教

帖子  石少 周四 五月 24, 2012 11:46 pm

几:

表示非常接近,相当于「几乎」、「差不多」
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汉·贾谊《论积贮疏》

接近
几,近也。──《尔雅》

秦少游《诗话》曰:"曾子固文章妙天下,而有韵者辄不工。杜子美长于歌诗,而无韵者几不可读。


诗家评卢仝诗,造语险怪百出,几不可解。



几不可:几乎不可。-----这句就是史公说的“一般原则”

石少

帖子数 : 520
注册日期 : 10-07-11

返回页首 向下

请教 Empty 回复: 请教

帖子  石少 周四 五月 24, 2012 11:49 pm

]quote="一加"]“几”有达到之意,与"断”差不多。[/quote]

“差不多”就是“差一点”,这一点就是特殊性。而就律诗颈联不对仗而言,的确是特殊的。但不是“不可”。


特殊性就是特例,非正常变格,一般格律所不许,所以我说“符合一般格律原则”就是这个意思。

君避开“断”字!!!那还谈什么?特例也是存在,何来“断不可”???


由石少于周五 五月 25, 2012 12:09 am进行了最后一次编辑,总共编辑了1次

石少

帖子数 : 520
注册日期 : 10-07-11

返回页首 向下

请教 Empty 回复: 请教

帖子  王冷峻 周五 五月 25, 2012 12:00 am

石少 写道:几:

表示非常接近,相当于「几乎」、「差不多」
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汉·贾谊《论积贮疏》

接近
几,近也。──《尔雅》

秦少游《诗话》曰:"曾子固文章妙天下,而有韵者辄不工。杜子美长于歌诗,而无韵者几不可读。


诗家评卢仝诗,造语险怪百出,几不可解。



几不可:几乎不可。-----这句就是史公说的“一般原则”


秦少游《诗话》曰:"曾子固文章妙天下,而有韵者辄不工。杜子美长于歌诗,而无韵者几不可读。

開眼界。。。。。 Very Happy

王冷峻

帖子数 : 1023
注册日期 : 10-07-31

返回页首 向下

请教 Empty 回复: 请教

帖子  史公 周五 五月 25, 2012 12:07 am

我同意石少几不可之说法,这问题可不争论了。

史公

帖子数 : 394
注册日期 : 10-07-11

返回页首 向下

返回页首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