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关于合掌

2 posters

向下

关于合掌 Empty 关于合掌

帖子  石少 周五 三月 01, 2013 2:03 am

记得沁园讨论过“合掌”,最近我在别的论坛也参与了这讨论。现将一些观点转上。

A先生:[原创] 合掌的界定




<p>




<P align=left>合掌就是在对仗中用同义词相对,使上下句所说的是同一件事情。比如:




<P align=left>长空展翅,




<P align=left>广宇翔云。




<P align=left>广宇,就是长空;翔云就是展翅。下联和上联所说的是同一件事情。这就是合掌。王妄君先生曾戏拟过一些合掌对:




<P align=left>瞧对看,听对闻,上路对启程。后娘对继母,亡父对先君。醪五两,酒半斤,扫墓对上坟。乞援双瞎子,求助二盲人。岳父有因才枉驾,丈人无故不光临。十分容颜,五分造化五分打扮:两倾姿色,一半生就一半妆成。





很多人都赞同王力先生的观点:“出句与对句完全同义(或基本上同义),叫做‘合掌’。”其实这并没有抓住合掌的本质,合掌的本质是上下句所说的是同一件事情。刘勰说过:“正对者,事异义同者也。”所以说,凡是正对,上下句都是基本同义的,只不过是用不同的事情来强调同一个道理的。所以,和王力先生观点一样的人,往往会将一些正对看做合掌。比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驿寄梅花,鱼传尺素”、“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等等就是用不同的事情来表达同一个意思,这样的对仗在对联及诗词歌赋中有很多,它们都是正对,都是用不同的事情来着重强调一个道理的,有回环往复的美感,它们绝不是合掌。





正对所造成的回环往复的美感,其效果是反对所达不到的。自从刘勰说:“反对为优,正对为劣”、“并贵共心,正对所以为劣也”。人们往往把正对视为劣等,而且又将很多正对列入合掌。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倾向。在《诗经》中,有很多章节重复往沓,表达了一种情感细腻的回环往复的美,这正是正对的美。它与合掌上下句所说的是同一事物的重复可厌是截然不同的。




所以说,合掌的界定是分明的,它与正对绝没有可以含糊的地方。

  B先生:『正对,都是用不同的事情来着重强调一个道理的,有回环往复的美感,它们绝不是合掌。』
  
  我同意这说法。
  
  但正如流星所说『有些合掌已经约定俗成,如千古对万年,好运对吉祥等已经深入人心了』,如句子不是描述同一事件,句中相同位置用了同义字词,肯定是合掌罢?

石少:“合掌就是在对仗中用同义词相对,使上下句所说的是同一件事情”(摘A先生话)。
根据这一定义,请问:一、是否首联及尾联就没有合掌这诗病?二、如果颔联之一句说了一件事情而在颈联的一句又说了同一件事情。算不算有合掌这诗病?三、在没有对仗句的绝句中是否不可能出现合掌,那怕两句或者多至四句都说同一件事情?

注:A先生的定义与王力先生的观点大体相同。

石少这问题就没人回话了。不知沁园又有什么观点?

石少

帖子数 : 520
注册日期 : 10-07-11

返回页首 向下

关于合掌 Empty 合掌小议

帖子  史公 周一 三月 04, 2013 1:33 am

据说李敖被面试时向老师提问,无人敢答,因李敖博学,大家怕答错了受奚落.现在石少君已是网络上诗词理论家,自然少有人敢答.我是仗着年纪大点,来说几句.
我个人认为,"合掌"准确的定义是:在对仗句中,上下两句相对应的位置用同义(或基本同义)的字、词,以类同的修辞手法来表现同一意象,就是"合掌".
这个定义有几个内容和层次必须满足,1-对仗句中;2-对应字词同义;3-手法类同;4-意象相同.
不符合这个定义的,就不称为"合掌",但如果诗中上下两句甚至全诗上下也犯有与"合掌"部分内容一样的毛病(就是一句也可能有这种毛病,<<广笑府>>就录有这样一句诗,"关门闭户掩柴扉"),那可能有其它称法,如"词意重叠"、"比兴类同"、"语意重出"、"造境重复"等诗病.这就象"孤平"只存在于平收句式中,而"仄仄仄平仄仄仄"虽然符合一三五无论的说法,但一句只有一个平音,也是一种诗病,但不能由此推出"孤平"也存在于仄收句式中.只能说它犯了三仄尾的毛病.
定义是一种约束,一种范围,不能无限延伸,无限扩大,否则就没有意义.
请石少君指正.

史公

帖子数 : 394
注册日期 : 10-07-11

返回页首 向下

关于合掌 Empty 回复: 关于合掌

帖子  石少 周二 三月 05, 2013 1:32 am

史公 写道:据说李敖被面试时向老师提问,无人敢答,因李敖博学,大家怕答错了受奚落.现在石少君已是网络上诗词理论家,自然少有人敢答.我是仗着年纪大点,来说几句.
我个人认为,"合掌"准确的定义是:在对仗句中,上下两句相对应的位置用同义(或基本同义)的字、词,以类同的修辞手法来表现同一意象,就是"合掌".
这个定义有几个内容和层次必须满足,1-对仗句中;2-对应字词同义;3-手法类同;4-意象相同.
不符合这个定义的,就不称为"合掌",但如果诗中上下两句甚至全诗上下也犯有与"合掌"部分内容一样的毛病(就是一句也可能有这种毛病,<<广笑府>>就录有这样一句诗,"关门闭户掩柴扉"),那可能有其它称法,如"词意重叠"、"比兴类同"、"语意重出"、"造境重复"等诗病.这就象"孤平"只存在于平收句式中,而"仄仄仄平仄仄仄"虽然符合一三五无论的说法,但一句只有一个平音,也是一种诗病,但不能由此推出"孤平"也存在于仄收句式中.只能说它犯了三仄尾的毛病.
定义是一种约束,一种范围,不能无限延伸,无限扩大,否则就没有意义.
请石少君指正.

史公才比李敖,年纪又长,答史公帖只能酒后仗胆。错对试答之

一、合掌

史公用了王力先生的定义。对!这就是王力先生所定义的合掌。

史公解释了王力先生没解释的,石少提出的几个问题(诗病)定义为:是诗病,不叫合掌,“那可能有其它称法,如"词意重叠"、"比兴类同"、"语意重出"、"造境重复"等诗病”。显然,这些“可能的称法”是史公设想的,并无有一个准确的名称。但有一点,几个问题的病理都一样,就是重复描述。

这样就有可能出现颔联一句与颈联之一句、颔联一句与尾联之一句、颈联一句与首联之一句。。。。。重复描述,病理一致而无统一的病名。(如果它们在一对仗句中就有统一病名“合掌”)

二、孤平

史公为举例说明合掌谓称之特定性,特举了“孤平”:这就象"孤平"只存在于平收句式中,而"仄仄仄平仄仄仄"虽然符合一三五无论的说法,但一句只有一个平音,也是一种诗病,但不能由此推出"孤平"也存在于仄收句式中.只能说它犯了三仄尾的毛病.这样解释似乎说孤平只出于平收句式有其偶然性。这样就不理解孤平”为什么只在平收句式的原因。道理很简单,如果我们深一点问:为什么不在仄收句式中也会有孤平呢?一定有其道理。这道理就是始于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别。古体诗不讲韵,近体诗讲韵,即仄收句属不讲韵句式,平收句式讲韵(正格句式)。三尾平忌于三尾仄我想道理大体相同。注:这不能说近体诗之仄收句不讲格律。

合掌在初盛唐不算什么,慢慢才被诗家认为是诗病再慢慢认为是重病。我赞同这病的范围认定也应随诗词的发展不局限于同一对仗句中!

希望答错没人“奚落”我,多指正批评!



石少

帖子数 : 520
注册日期 : 10-07-11

返回页首 向下

关于合掌 Empty 答石少

帖子  史公 周二 三月 05, 2013 8:01 pm

读石少君帖,对石少欲将合掌一词引进绝句、律诗任何部位、任何句式,我是断不敢同意:

一,有某些相同症状并不一定是同一种病。肝炎会发热、畏寒、乏力、头晕,感冒也会发热、畏寒、乏力、头晕,不一定能把感冒叫作肝炎。肝炎的病灶在肝,合掌的病灶在对仗句。合掌顾名思义是两手掌合而为一,自然是在对仗句中。如首句与尾句有意思相同的毛病,自然不在合掌之列。就象你的手抓住你的脚,你说是合掌,老和尚只能“阿弥陀佛”了。当然你可以考证手有五指一掌,脚也是五趾一掌,合在一起也可以称合掌,说来有一定道理,但无必要,别人也听来不习惯。如果你还要问双手掌合一叫合掌,手掌合在脚掌就不叫合掌,那叫什么?我真不知道,但我只能说“你的手抓住了你的脚”。

二,与孤平一样,合掌定在对仗句中也是原因的。对仗句客观上要求字词相对,甚至要求同类相对,这就对其艺术形式有其独特的要求,合掌就是对这种独特艺术形式萎缩变形的警戒。所以,与孤平一样,合掌与孤平各有其成因,各规范于他们的领域。

史公

帖子数 : 394
注册日期 : 10-07-11

返回页首 向下

关于合掌 Empty 回复: 关于合掌

帖子  石少 周三 三月 06, 2013 1:58 am

史公 写道:读石少君帖,对石少欲将合掌一词引进绝句、律诗任何部位、任何句式,我是断不敢同意:

一,有某些相同症状并不一定是同一种病。肝炎会发热、畏寒、乏力、头晕,感冒也会发热、畏寒、乏力、头晕,不一定能把感冒叫作肝炎。肝炎的病灶在肝,合掌的病灶在对仗句。合掌顾名思义是两手掌合而为一,自然是在对仗句中。如首句与尾句有意思相同的毛病,自然不在合掌之列。就象你的手抓住你的脚,你说是合掌,老和尚只能“阿弥陀佛”了。当然你可以考证手有五指一掌,脚也是五趾一掌,合在一起也可以称合掌,说来有一定道理,但无必要,别人也听来不习惯。如果你还要问双手掌合一叫合掌,手掌合在脚掌就不叫合掌,那叫什么?我真不知道,但我只能说“你的手抓住了你的脚”。

二,与孤平一样,合掌定在对仗句中也是原因的。对仗句客观上要求字词相对,甚至要求同类相对,这就对其艺术形式有其独特的要求,合掌就是对这种独特艺术形式萎缩变形的警戒。所以,与孤平一样,合掌与孤平各有其成因,各规范于他们的领域。


感谢史公的赐教!

我们先来看两位大师对合掌的定义:

一、出句与对句完全同义(或基本上同义),叫做"合掌".(王力)

二、二句只有一个概念。在诗学上,这算是犯了"合掌"之病。(施蛰存)

以上是我从看到的资料中两位大师在分析合掌的例句中对“合掌”的定义。王老先生的著作先于施老,王老的著作通篇皆为基础(始著于61-63年古代汉语),所举(合掌)例子均是在对仗中之例。施老则是研究理论著作,所举例子(合掌)尾首联皆有,但所举合掌例子暂未见有异联者。

从以上定义可看出:合掌定义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共同点在于均为出于上下句;不同点在于王老明确“合掌”于对仗中,而施老则认为不对仗也可以。因王老之教材是基础型我无法看到他很详细的论述;而施老则是引经据典,其中不乏宋人的观点,故我个人更赞同施老的意见。

我亦查过周振莆先生的著作,他在案例的分析的观点与施老同。

为此,根据石少所理解的“病理说”。定义三、有任何两句只有一个概念,在诗学上,这算是犯了"合掌"之病。(石少)哈哈

提供以上资料,合掌之定义如何理解,各位诗友自己把握。

石少

帖子数 : 520
注册日期 : 10-07-11

返回页首 向下

关于合掌 Empty 回复: 关于合掌

帖子  石少 周六 三月 09, 2013 1:37 am

根据王老合掌的定义,有两个特定要求:一是存于上下句、二必须对仗。那么,如果在扇面对中出现了意重,则无论是在同一联或上下联都不能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这样,这定义就有不能自圆其说之处。

而施老的定义则不存在被这矛盾难住,他的定义是只要二句意义相同则算犯合掌诗病。虽然我没看到他举扇面对的例子,但我相信可以这样理解。

以上是我自己的心得。

石少

帖子数 : 520
注册日期 : 10-07-11

返回页首 向下

关于合掌 Empty 回复: 关于合掌

帖子  史公 周日 三月 10, 2013 1:21 pm

扇面对也是对仗的一种形式,它出现合掌就不奇怪.
石少君历来多引施蛰存老先生的说法作根据,可见石少君对施老既崇拜又熟悉.不过,比起王力先生来,施主要的成就在于小说,翻译.王则是公认顶端的古汉语及诗词理论家,所以王的叙述多是结论性的.施老对合掌的论述,大概也只见于他在<<唐诗百话>>分析王维诗句中提了一下(或我少见不知其它),说王维诗中"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犯了"合掌"的毛病,未见施老对"合掌"有专门的论述和特定的定义.自宋以来,所有诗话、专著对"合掌"的提法基本上是在对仗句中.当代专业辞书中,也是把它规定在对仗句中.就石少君所说施老先生"引经据典"所举合掌的诗句,出于宋人蔡宽夫<<诗话>>,蔡前辈正是规定合掌在"上下句出一意"中,他所举的合掌句,均在颔联和颈联中.施老举王维句说是合掌,是首联非对仗句,符不符合"诗学"概念,还待验证,起码是极个别的说法.而且,对"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这句诗施老的解释也是可能存在问题的."单车"一词原出李陵答苏武书中"足下昔以单车之使","单车"即指轻车匹马之意,也因此句借指使者,这个词用原意解释还是用借指解释要根据诗意来定."属国"也有两个意思,即附属国和官职,诗中因"居延"当时为属国之地,当附属国解也说得通,即使是用以借指使者,则"单车"就应是用原意来解释,这句诗的意思是作为使者,远赴边境,轻车简装过了居延.王维这个大文豪不至于用属国喻使者,又用轻车再来喻使者,硬说他重指,未免是强加给他的.
从上可见,施老的说法是值得推敲的,由施老的这句话再"生造"一个定义,更是值得认真思考的.

史公

帖子数 : 394
注册日期 : 10-07-11

返回页首 向下

关于合掌 Empty 回复: 关于合掌

帖子  石少 周日 三月 10, 2013 4:15 pm

1,扇面对是对仗,根据王老先生合掌的定义,两联四句,在哪种情况下算合掌?
2,王老与施老哪个更权威的问题各有标准不假,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施老著作晚于王老,我相信施老下笔之前肯定了解王老观点。另,或许两人的政治背景不同,王老是当时毛诗的最权威解读者,毛诗在他的解释下毫无缺点,可见,其权威性离不开政治性。施老解放前就很出名,他是鲁迅的理论敌人。
3,就算是王老只解释王维诗之一句合掌例,也代表他的观点。
4,诗的解释每个人可能不同是正常的,史公所解诗意网上也多有相同。但施老敢挑此一句(史公举例)则有施老观点。
5,王维诗多有合掌,原因是当时无合掌诗病一说。我们不能说王维是大诗人其作就不可能有合掌。这样是不了解历史。
6,我只是将两位大师的观点搬出,诗友自行判断。但我明白史公是一边倒站在王老边,无可厚非!

石少

帖子数 : 520
注册日期 : 10-07-11

返回页首 向下

关于合掌 Empty 回复: 关于合掌

帖子  史公 周日 三月 10, 2013 9:42 pm

石少 写道:1,扇面对是对仗,根据王老先生合掌的定义,两联四句,在哪种情况下算合掌?
2,王老与施老哪个更权威的问题各有标准不假,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施老著作晚于王老,我相信施老下笔之前肯定了解王老观点。另,或许两人的政治背景不同,王老是当时毛诗的最权威解读者,毛诗在他的解释下毫无缺点,可见,其权威性离不开政治性。施老解放前就很出名,他是鲁迅的理论敌人。
3,就算是王老只解释王维诗之一句合掌例,也代表他的观点。
4,诗的解释每个人可能不同是正常的,史公所解诗意网上也多有相同。但施老敢挑此一句(史公举例)则有施老观点。
5,王维诗多有合掌,原因是当时无合掌诗病一说。我们不能说王维是大诗人其作就不可能有合掌。这样是不了解历史。
6,我只是将两位大师的观点搬出,诗友自行判断。但我明白史公是一边倒站在王老边,无可厚非!
就唯石少君懂合掌历史,其他人都不懂?
一,你是不认真理会别人的意思吧?我说的是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这一句不是合掌句,并不等于说"王维是大诗人其作就不可能有合掌".只是硬要把"单车"解释为使者,又把"属国"也解释为使者由此判定为合掌,无疑是强加给王维这位大诗人的.以此诗诗意和解读诗句的一般原理,"单车"两字无论如何应以原意解,这不但从诗意境上,而且从炼句意义上都是必然的.如果硬要塞给王维两个"使者",不要说是鲁迅的敌人,就是鲁迅这么解释也恐难服众.
二,如果说"王维诗多有合掌",还请在网上晒晒,让我们了解下到底多到什么程度以及真正意义的合掌是什么?
三,照理说,从宋人<<蔡宽夫诗话>>到明<<四溟诗话>>、到清<<葚原诗论>>及<<带经堂诗话>>、<<筱园诗话>>等等直到当代王力及诸多诗词理论家都把合掌定义在对仗句中,如果施老先生要否定前人说法,恐怕不是一句话就了得,起码要说清楚合掌的起源、成因、前人论断的缺陷、他的定义及理由等等,可惜我只看到他评论王维的这句话.我不得不认为,在那个场合下,施老只是在赏析王维的诗,并不是在作合掌的理论探讨,与其它专著比起来,施老的那句话是不足为凭的.
我们还是把眼界放宽些,分析问题全面些,判断观点客观些,这将有利于我们在学习中提高.

史公

帖子数 : 394
注册日期 : 10-07-11

返回页首 向下

关于合掌 Empty 回复: 关于合掌

帖子  石少 周一 三月 11, 2013 9:14 am

史公 写道:
石少 写道:1,扇面对是对仗,根据王老先生合掌的定义,两联四句,在哪种情况下算合掌?
2,王老与施老哪个更权威的问题各有标准不假,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施老著作晚于王老,我相信施老下笔之前肯定了解王老观点。另,或许两人的政治背景不同,王老是当时毛诗的最权威解读者,毛诗在他的解释下毫无缺点,可见,其权威性离不开政治性。施老解放前就很出名,他是鲁迅的理论敌人。
3,就算是王老只解释王维诗之一句合掌例,也代表他的观点。
4,诗的解释每个人可能不同是正常的,史公所解诗意网上也多有相同。但施老敢挑此一句(史公举例)则有施老观点。
5,王维诗多有合掌,原因是当时无合掌诗病一说。我们不能说王维是大诗人其作就不可能有合掌。这样是不了解历史。
6,我只是将两位大师的观点搬出,诗友自行判断。但我明白史公是一边倒站在王老边,无可厚非!
就唯石少君懂合掌历史,其他人都不懂?
一,你是不认真理会别人的意思吧?我说的是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这一句不是合掌句,并不等于说"王维是大诗人其作就不可能有合掌".只是硬要把"单车"解释为使者,又把"属国"也解释为使者由此判定为合掌,无疑是强加给王维这位大诗人的.以此诗诗意和解读诗句的一般原理,"单车"两字无论如何应以原意解,这不但从诗意境上,而且从炼句意义上都是必然的.如果硬要塞给王维两个"使者",不要说是鲁迅的敌人,就是鲁迅这么解释也恐难服众.
二,如果说"王维诗多有合掌",还请在网上晒晒,让我们了解下到底多到什么程度以及真正意义的合掌是什么?
三,照理说,从宋人<<蔡宽夫诗话>>到明<<四溟诗话>>、到清<<葚原诗论>>及<<带经堂诗话>>、<<筱园诗话>>等等直到当代王力及诸多诗词理论家都把合掌定义在对仗句中,如果施老先生要否定前人说法,恐怕不是一句话就了得,起码要说清楚合掌的起源、成因、前人论断的缺陷、他的定义及理由等等,可惜我只看到他评论王维的这句话.我不得不认为,在那个场合下,施老只是在赏析王维的诗,并不是在作合掌的理论探讨,与其它专著比起来,施老的那句话是不足为凭的.
我们还是把眼界放宽些,分析问题全面些,判断观点客观些,这将有利于我们在学习中提高.
"我们还是把眼界放宽些,分析问题全面些,判断观点客观些,这将有利于我们在学习中提高"我非常赞同。
首先申明:王老对合掌的定义我并没有说他错,我只是举例有不同的观点并同意这观点。事实上这观点并没有否定王老的定义,恰恰是有所发展。
一、先解决扇面对是否会合掌的问题。二联四句,用王老的定义哪种情况下算合掌?
二、既然同意王维年代没有合掌一说,我们找他或与他同时代诗人的作品有合掌问题的诗句就不难了。关键是对合掌定义的认识,定义认识不一致找也没用,一致了谁都能找到。
三、认为施老只是在赏析王维诗句当然可以。但也不能否认他人对施老作品的理解。我相信史公只是在网上捜得施老作品一两段。
四、信服何种观点与"眼界、全面、客观"没有必然关系。我们总不能将提不同看法的人认为"无眼界、不全面、不客观。。。"(史公并没有也不会这样批评我)
"合掌"问题的认识我就这么多了。

石少

帖子数 : 520
注册日期 : 10-07-11

返回页首 向下

返回页首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